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行业动态 >  > 正文

【末读】摄像头里的爸妈

时间 :2023-08-14 08:09:44   来源 : 国电电力

父亲节,征得母亲大人同意,给家里安装了摄像头。这样一来,即使远隔千里,我也可以通过手机视频实时看到老爸老妈在家的一举一动。


(资料图)

我常通过摄像头跟爸妈对话。镜头正对着客厅,有一次我发现电视机开着,却没有人,我大喊:“爸,爸爸!妈,妈妈!”无人应答。父亲今年76岁,糖尿病多年,一只眼睛失明,腿脚迟缓,但听觉却非常灵敏,通常只要监控器轻微响动,他立刻会有反应。我慌了,继续对着手机呼叫。这下把母亲喊过来了,她举着锅铲,冲监控探头挥一挥手,回应我:“在呢在呢,我在厨房炒菜呢。你爸又睡觉去了!”看得出她非常开心。

我的心终于放下来。镜头里看老爸老妈,总让我觉得有些哀伤。父亲走路一天比一天慢,步态渐渐产生变化。去年我因为患了糖尿病,这一年来经常在周末往返回家乡看中医抓中药,就此也多了一些陪伴父母的好时光。每次回去母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我们挺好的,你们不用记挂,工作要紧。”离去时,母亲经常送我到车站,满眼不舍与无奈。

大概是老了吧,每次回程路上我总是不自觉想起小时候在爸妈身边的场景,记忆中那些绕膝欢闹、其乐融融之场景堆叠交错,恍如梦境。父、母亲现在的家,大多时候是一日比一日冷清了。

这十多年忙于工作,春节总是顾不上回家,父亲十分传统,他却很理解我,也从不强求我回家。所幸弟弟一家每年春节都能回去陪伴他们。过去这三年因为疫情管控弟弟也无法归家,再加上后来患了重病一直在治疗康复中,父、母亲这几年加速苍老了。

刚进家门,母亲便屋里屋外地忙开了。茶几上早早备下各种吃食,母亲抓了几个大黄杏儿递过来,“山西阳高出好杏,你们那儿吃不到没有卖的。”未及我开口,她又抓出一把果丹皮摆在我眼前,“邻居田姨自家烤的,没有糖,很好吃的。”说着又一头扎进厨房,隔着玻璃门用手再指指冰箱,我走过去打开冰箱门,愣住了:瓜果蔬菜、牛奶玉米,几乎没有一丝多余的空间,一看就是精心打理过的,这些都是爸妈为我准备的。

很快,母亲笑吟吟地开始往饭桌上端菜,三鲜馅儿饺子、大烩菜、拌凉粉儿、蒜蓉西兰花儿……“喝点?”父亲问我,不等我开口,又说:“我要喝点!”说着拖着迟缓的步伐起身去阳台,那里是他专门储存酒的地方。父亲才刚喝了一杯,母亲就喊:“糖尿病要少喝酒,影响代谢,待会儿还要吃中药!”父亲放下杯子。才过了一会儿,他就嗫嚅道:“再喝一小杯?就一小杯吧……”父亲端起酒杯一口干了,一下子被呛住,涕泗横流。父亲真的老了……

看了《四个春天》的导演陆庆屹纪念他父亲的文章,我深刻意识到,大概许多父子和父女之间是不同的。陆导演很幸运,他和父亲之间有许多对话、互动、感情交流。而我的父亲因脑梗很难再准确流利表达自己的意思,再加上过去的三年分隔两地,我们也再没有机会和父亲进行深层次交流。父亲年轻时很健谈,为人洒脱豪爽,爱读书爱饮酒,朋友特别多。他现在表达不清的许多言外之意,是我过了40岁之后一点点明白和揣摩出来的。父亲在儿女面前,是一直要做一个“父亲”的,要我们尊重他甚至是敬畏他。他赋闲在家后表达对我们的关怀,只能是一包包的时令水果、零食和熟肉,但此时他的体力已经不允许他走太远了,面对猝不及防的衰老,他生气又无奈,真不知道要怎么做了。

母亲这两年为了父亲的病,自学中医,看《黄帝内经》记笔记,听讲座用偏方,俨然已是半个中医了。母亲爱我父亲、爱我们的方式是命令式的,只要求我们服从。她爱动脑筋爱学习,生活自律节俭有条理,却脾气急易生气。母亲的青春岁月是在内蒙古大草原度过的,所以她骨子里自带草原女子的倔强。记忆中,她每晚都要学习,台灯下时而思索时而奋笔疾书,我知道那一刻她内心是愉悦的,她用这种方式鼓励自己去勇敢对抗生活中种种不如意和小波折。

在爸妈的家里,他俩的床头柜上永远摆着一本旧式小台历,每月都零星画着几个红圈,那是我和弟弟轮流回去看他俩的日子。父母在的地方才是我们永远的故乡。我不知道自己能为他们做什么,每次回去无非陪他们说说话,去附近的超市采买些母亲平日不舍得买的生活杂物,或者把屋子简单收拾一下,洗洗衣服擦擦地。

我还能为父母做什么呢?我会常常这么问自己……

图片来源:千库网

一一一出一一品丨新媒体工作室(项目三组)

一一一文一一字丨陈文斌(内蒙古能源公司)

编一一辑丨曹越丹(三河公司)

一一一一一丁枫致(安徽风电)

主一一播丨主播组一一一一一一

一一一一一丁枫致(安徽风电)

栏目主编丨祝 捷(大同公司)一

审一一核丨国电电力党建工作部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